一、国庆掠影作文
国庆掠影
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到了。长假的第一天,爸爸妈妈带我去市区游玩。
我们先来到世纪广场。这里是人的海洋,歌的全球。大众唱着,跳着,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高兴。大楼门前,挂着鲜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大彩球,把大楼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。一盆盆鲜艳、秀丽的花被摆成了各种不同的造型。鲜花有黄色的,有绿色的,有紫色的,还有红色的和橙色的,真是五颜六色。看!它们不仅娇艳,还姿态优美,有的还是花骨朵,像一个吃撑了的胖小子;有的才刚刚绽开了笑脸,像害羞的小女孩;还有的早已开出了垂涎欲滴的花,像一位少女挺着胸,漂亮中带着一丝丝的骄傲。引来了无数只小蜜蜂,在辛勤的采蜜。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沉浸在了花的海洋,和蜜蜂一起采蜜,和小鸟一起唱歌,和那些可爱的花儿一起跳舞。
离开世纪广场,我们又准备去城市公园。通往城市公园的七路公交车里人,人很多,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。我们站了好久才等到了一个坐位。在国泰那一站,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。车厢内的坐着人都无动于衷,一点反应都没有。我想,我是少先队员,应该给老人让座。我则想站起来,让老奶奶来坐,这时听到一个小女孩对那个老奶奶说:“老奶奶无论兄弟们坐这吧!”那奶奶连忙说:“谢谢你呀,孩子。”车厢内的人都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。我回头看了看那个小女孩,只见她白白的皮肤,两颗葡萄似的大眼睛,忽闪忽闪的,身子却很瘦。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。
这个国庆我过得特别开心。我忘不了世纪广场那秀丽的风景,更忘不了那个让我特别敬佩的小女孩。
二、阿杜成名的经过?
阿杜服完兵役后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建筑工人,虽然儿时做歌手的梦想暂时不能实现了,但他并没有放弃唱歌。每天傍晚,他都会开着车来到一片空旷的工地,身边是自己养的一群野狗,他把音响声开到最大,接着竭尽全力的喊出声来。就这样他练就了“铁砂嗓”,还因此被人戏称为有“狼人”的血统。
阿杜能实现梦想、进入演艺圈完全是机缘巧合。生性内向的他由于害怕在公众场合唱歌而错失了很多机会,直到朋友瞒着阿杜替他报名参加试音比赛,他才从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被唱片公司相中。阿杜坦言:“由于是在一个只有3个评委的小房间里单独唱,因此才会不紧张,发挥正常。”
三、镇海石公园有关人物以及事迹
镇海石位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古卫城朝阳山上,石呈长方形,高6米,基底每边宽3.3米贴叠在另一块大石上,底部略呈椭圆状,虽与底石接触面积小,却巍然耸立,风雨不动,背海仰坐,宛若宝珠悬望。石的临海一面竖向雕刻“镇海石”三字大楷书,笔力遒劲,气度宏浑,相传为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镇守永宁时所写,后人即以此名石。提起这块镇海石,附近的村民会讲起俞大猷歼灭倭寇的故事。
俞大猷歼灭倭寇的结局
那些残余倭寇,看到情况不妙,早就潜往海边,抢了三条渔船,妄图逃走。俞大猷哪肯放掉他们!他振臂一呼,吼声顿时化作刮地狂风,把附近鳌山上的一块巨石卷起,不偏不倚,把倭寇乘坐的一条木船,砸得粉碎。这时,闽南水师的兵船也从海上开到,截住去路,把逃在前面的另外两条船上的倭寇,全部歼灭。
俞大猷告别永宁父老时,特意在这块石上写了“镇海石”三个大字。至今,“镇海石”还立在永宁海边。
四、编写一个历史人物的小故事,300字左右
说详细点啊,是改编还是创新啊?
转载一个关于文天祥的
不平凡的桥——文天祥的传说故事
●刘文光
南宋末年,元兵南逼。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。景炎帝二年(即公元一二七七年)的春天。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,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,所闻福州失守,宋帝败逃海上,他只好西撤,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,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,沉着应急。元兵来势凶猛,紧迫在后,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,仰望天空,说了声“天助我!”立即,风起云涌,电闪雷鸣,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。
那拆掉的虽是木桥,却系交通要道。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,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,以备复建之用。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,老百姓闻讯接应,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。文天祥万分感动,当场为此桥取名为“大义桥”,后人也有传说为“待御桥”。
明朝万历十年(即公元一五八二年)间,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,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,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。树立的三块石碑,均有秀丽的碑文。
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(林泰)为了悼念“耿光垂北斗”的民族英雄文天祥,曾感慨满怀地写了《题国公桥》一诗:
当年丞相过桥东,
战马啸啸满路风。
万古人间留壮烈。
百年溪水泣英雄。
伤心荒涧碑犹在,
放目寒山事已空。
吊古不堪回首望,
冷烟萎草夕阳红。
这首凄凉,悲壮的诗篇,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。
请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