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重庆市的高中分科政策及学业水平考试安排,分科时刻及流程如下:
一、分科时刻节点
-
高一上学期确定选科路线
重庆市实行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,学生需在高一上学期(通常为9-12月)明确选科意向。此时学校会通过生涯规划课程、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结合兴趣、学科优势和未来升学路线进行初步选择。 -
高一下学期正式分科
具体分科操作通常在高一下学期(约3-4月)完成,学生需最终确定“1”(首选科目:物理或历史)和“2”(再选科目:想法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中任选两门)。分科后,学校会根据选科结局重新编班,调整教学规划。
二、分科后的学业安排
-
合格性考试衔接
分科后,学生需在高二前完成所有非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(如分科后未选地理,则需在高二上学期末通过地理合格考)。例如:- 高一下学期末: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合格考;
- 高二上学期末:想法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合格考。
-
选择性考试准备
分科确定的选考科目(物理/历史+再选两科)将作为高考科目,学生需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针对性进修,并参与高二、高三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(即高考计分科目)。
三、分科注意事项
-
与高考政策的关联性
重庆市高考总成绩由“全国统考科目(语数外)”+“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(1+2)”组成,分科选择直接影响高考可报考的专业范围。例如:- 理工类专业通常要求选考物理;
- 文史类专业多要求历史。
-
不可随意更改选科
分科后若需调整科目,需经学校审核并重新适应教学进度,且可能影响合格考和高考复习节奏,建议慎重决策。
四、分科建议
- 参考学科优势:结合高一上学期期中/期末考试成绩,分析自身在物理或历史等科目的潜力。
- 关注职业规划:通过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(如重庆大学工学类需物理+化学)反向推导选科组合。
- 平衡进修压力:避免盲目选择“纯理科”或“纯文科”,合理搭配文理科目以进步进修效率。
如需更具体的学校分科时刻表或选科指导,可咨询所在高中教务部门或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。